每次風球過後,總有不少網民抱怨天文台「次次」都要等到放工或股市收市後才發出八號,或者在上班或開市前取消八號,甚至揶揄台長掛波要先得「李生」批准。
事實是否如此?我根據天文台的「警告及信號資料庫」,統計了過去五年(2007-2012)八號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的發出及取消時間。結果如下:`
一、 只計算星期一至五、非公眾假期的日子,期間天文台共發出了10次、取消了8次八號熱帶氣旋警告(註);
二、 在10次發出八號的個案中,只有3次是在下午4時至7時發出;
三、 在8次取消八號的個案中,只有1次是在上午5時至9時取消。
因此,說天文台「次次」(或多數)在放工/股市收市後發出八號、在上班/開市前取消八號,顯然並非事實。
過去幾年,香港社會矛盾加劇,政府施政確有值得商榷之處。但批評必須基於事實,若事事都以陰謀入論,只會令社會日漸偏離文明理性。
多年前執教鞭,曾聽前輩講述一個「預言自我應驗」的故事:一位老師在學期初聽聞班上一個學生資質甚差,於是心中認定他不會有好表現。由於有這個偏見,這位老師對該生一直愛理不理,寧可將時間心力用在其他同學身上。該生也因此沒有得到應有的關心和教導。轉眼學期終結,該生「果然不出所料」,成績低劣。這位老師卻沾沾自喜,誇口自己的先見之明:「看!我不是早說了他不會有好成績?」
公務員也是人,做得差而受批評無話可說,但做得好沒人稱讚,還要受無理指責,則難免心灰意懶。久而久之,有部分不甘為五斗米折腰者自會另謀高就,或提早退休。而剩下的也可能逐漸傾向但求無過,少做少錯。把有心服務市民的公務員罵走,剩下一個不敢作為、惶恐度日的政府,是否市民之福?
註:「發出」的意思是由三號轉八號,「取消」是指由八號轉三號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