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提時代,兄弟朋友都是滿山跑的頑童,沒錢買玩具,便往山中尋樂趣,找玩物。螳螂蟋蟀蜻蜓蝴蝶草蜢,都是捕獵對象。亦有人飼養金絲貓(即跳蛛),用作打鬥,有老篤、紅孩兒等品種。或是養蠶蟲,看著牠由細小的幼虫,慢慢成長至結蛹,再而脫穎成蛾,遠走高飛,可說是活生生的自然課。又試過飼養「羊蟲」,是一種小甲蟲,據說其糞便有止血功效,但要以淮山、蓮子等餵食,成本高昂。
小學時讀書很輕鬆,功課少,大人又不怎麼管,空閒時間甚多。心靜則觀微,往往在家中也窺見小天地。在牆角、門縫常發現一行行螞蟻,來回走動,不知在忙啥。其路線迂迴曲折,不知何始何終。有時見兩只螞蟻相遇時,會交頭接耳一番,再繼續前行,甚覺有趣。常愛順著螞蟻的行列,一直跟蹤至其窠穴。或放幾顆砂糖在行列不遠處,未幾即有螞蟻發現,且迅速招來伙伴,合力搬走砂糖。
人之初,性本惡。小孩時只當昆蟲為玩物,沒有愛護之心。歪念一起,往往以傷害小昆蟲為樂。例如向螞蟻窠穴灌水,害得牠們四散奔逃;或用放大鏡將陽光聚集在螞蟻身上,將其燒焦;更有甚者,以小刀將蠶蟲剖開,以觀其內部結構,如今思之仍覺嘔心。
養熱帶魚又是另一樂趣。三哥興趣最大,家中養了一大缸魚,什麼四間、孔雀、萬龍、紅劍、神仙、豬仔等,品種繁多。但養魚不易,死了又買,買了又死,花費不少。那時在旺角火車站附近有一熱帶魚批發市場,清晨四五點,即有販商在馬路旁擺買從內地運到的平價淡水魚。三哥常帶我到那裡買魚。我們幾兄弟也各自養了幾條「彩雀」。此魚好勇鬥狠,一見同類,便欲厮殺,所以必須獨立飼養。我們常愛同時選購幼時的彩雀,悉心飼養,到長大後則將之放在同一玻璃樽內任其厮殺,看誰養的魚勇猛。又試過養大龜,但疏於看管,往往不知所蹤。然而龜甚粗生,多年後仍偶然在家中某處出現,健壯如昔。
家中亦曾養狗。養頭兩隻的時候我年齡太小,已無甚記憶。第三隻是人家送來的幼犬,也不知是什麼品種,毛色黑中帶白,眼大大,鼻圓圓,樣子挺可愛的。家人起名叫「小寶」。小寶初時甚乖,但我們不懂照顧,大部分時間將牠困在家中,以至牠性情漸變乖戾,間中獸性大發,我就被牠咬過三次。家人後來決定將牠遺棄(!),但幾次牠都懂得自己尋路回家。最後狠下了心,乘的士將牠帶到對面海香港島某處丟棄,諒牠也不會穿越海底隧道,或游泳渡海。怎料幾個月後的年初二清晨,睡夢中聽到狗吠聲,開門一看,嗟!小寶又回來了!還給我們拜年!自此我們認定與牠緣份未盡,決意供養牠至百年歸老。但世事反覆,某天牠尾隨我上學,我偶然回望卻不見蹤影,初時不以為意,想牠必會自行回家,怎料牠竟去如黃鶴,從此失蹤。
年紀稍大,懂得愛護動物了,與同學合資買了幾隻雛雞飼養,初時放在小鞋盒,後來改放生果箱,悉心飼養,看著牠們一天天的長大,心中甚是歡慰。怎料某天回家,母親竟已將牠們宰殺,還說:「養大咗唔食做乜?」又試過養一隻小白兔,胖嘟嘟的,可愛極了。某日卧病在床,母親捧來熱湯,甚是美味。我邊啖著湯中肉邊問:「什麼湯?」她說:「白兔湯。」從此不再養小動物。
小時候也養過幾隻雛雞,不多天便魂歸天國,死於過飽,阿彌陀佛!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