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九年前加入天文台後不久,須到英國受訓,為期四個多月。雖是計劃中事,但臨行前仍不禁惆悵。那時我們結婚才一年半,未有兒女,我走後便只剩妻子一人在家。
「我很快回來。」我說。
妻子默然,只眼角緩緩的掉下一滴淚。
苦飛了十多小時到達倫敦希斯路機場。同行的兩位年輕同事未有家室,心情輕鬆而興奮。我卻想著到哪裏找個電話報平安?那時手提電話還是少數人的奢侈品。
學校位於雷丁(Reading)市郊,環境優美,設備齊全,每位學員都有自己的房間。一日三餐都由學校供應,質量比想像中好。唯一不足是打電話須用宿舍內的付費電話,而它只接受硬幣。我每天午飯時間都會打電話回家。為免不停入硬幣,每次接通後即叫妻子回電給我。妻子本不擅於記數字,但同一個電話號碼打足兩個多月,不知不覺便深印腦海。到今天她還清楚記得那個付費電話的號碼:00144734873355。
課程編排十分緊湊,每天朝八晚五都上課,因此日間的時間並不難過。但一到晚上,獨守空房,那種孤寂感便不期然湧上心頭。有一次我給妻子寫信說:「今天早上醒來,發覺身邊少了一個人,感到很難受。」她後來告訴我,她看到這裏時哭得崩潰了,因為她何嘗不是?
臨近聖誕,很想送她一份特別的禮物。終於在Marks & Spencer選了一件桃紅色的樽領毛衣,回到宿舍後花了幾晚時間在毛衣上用線繡上她的小名。她收到後驚喜不已,想不到我會做這種「女人事」。這件毛衣到今天還保存完好。
若問我,是什麼維繫著夫婦倆二十年的感情?
是回憶。
甜甜的回憶。
那些當年覺得苦澀難受、但現在回想起來甜入心脾的回憶。
那些任何第三者都不可能與你共享共鳴的回憶。
當年有沒有想過帶著妻子一同到英受訓?去年的科學主任來澳受訓正是如此。
回覆刪除短短的幾句文字,直教人心暖!
回覆刪除man chan : 謝謝你的讚賞。希望你繼續閱讀我的網誌和給予意見。
回覆刪除